第45章 万一不同了呢?
「老三,你知不知道,那个女人家住哪里?」
中午吃饭的时候,王为忽然问坐在对面的张方。
在所长办公室,王为没有待太久,这个事,他没打算和李民主争执。
那没意思。
这压根就不是能争吵出结果来的。
「哪个女人?」
张方莫名其妙,望向王为的眼神变得很讶异,整个上午,王为都二二忽忽的,丢三落四,张方觉得,这小子心里一定有事。
只不过,他年纪轻轻的,能有什么心事?
难道谈恋爱了?
张方其实有颗很八卦的心。
「就是,叫什么名字来着?单晓天的妈妈,来所里吵的那个……」
虽然「三二九杀人案」作为反面教材反复宣讲,王为还是只记住了几个主要当事人的名字,至於单晓天的妈妈,王为真不记得她叫什么。
「你说高抗美啊?」
「对对,就是她……」
高抗美这三个字作为女性的名字,实在太有时代特征了。不过类似的名字,王为见过太多,建军建国爱民爱党什么的,不一而足,真的有点「审美疲劳」,记不住也属正常。
「你问她干嘛?」
张方完全不理解。
「这个你先别问,我就问你知不知道她住哪?」
「知道啊……」
「那行,吃完饭,咱们去一趟。」
「啊?」
张方完全愣住了。
「去那干嘛?你没病吧?」
张方情不自禁地伸出手,贴在王为的额头上。
「滚!」
王为一把将他的手打落。
「不是,我说你,怎么突然想起这个了?」
张方满脸懵圈。
凡是在红玉所待过两个月以上的「老人」谁不知道,高抗美那简直就是红玉所的噩梦啊。这个女人不来则已,一来的话,他们至少要头痛好几个小时。这不,就刚才好不容易才把她送走。
李民主直接就玩失踪了,从刘强办公室出来,一溜烟跑得踪影不见。
「就想去看看,她为什么不肯消停。」
王为含糊其辞。
纵算面对张方,目前红玉所他唯一的哥们,有些事也是绝对不能胡乱开口的。
「她能消停吗?她儿子马上就要枪毙了……我看啊,总要等单晓天坟头长草了,她才肯消停下去!」
王为一愣,随即问道:「坟头长草,你觉得单晓天会被毙掉?」
「那肯定啊,这还用问吗?欠债还钱,杀人偿命,天经地义。再说,中院这不已经判了死刑吗?」
「那还得二审呢,还有死刑覆核程式。」
王为记得很清楚,这个案子二审确实是改判成死缓了,单晓天因而留下一条命,等到了昭雪那一天。只不过,天南高院二审为什么要将一个看上去铁证如山的杀人案改判为死缓,枪下留人,「反面教材宣讲」却并没有说清楚原因。
王为猜测,应该是高院也觉得这个案子有些蹊跷,证据不是非常齐全。
最重要的一个疑点就是,被害人是被掐死的,但在她的脖子上却没有采集到单晓天的指纹。
当时办案民警将这一点归结於单晓天隔着枕巾掐死了徐丽。
然而单晓天自己抵死不认,口供出现数次反复。一会儿说是自己掐死了徐丽,一会儿又坚决不承认,说自己只是打了徐丽一下,看她晕过去,马上就跑了,绝没有掐死她。
这种口供的反复,一直到正式开庭的时候,也没有最终确定下来。
在法庭上,单晓天当场翻供,拒不承认自己掐死了徐丽!
至於为什么出现这种反复的情形,王为心知肚明,每个有办案经验的基层民警都心知肚明。九十年代,文明执法可没有深入人心,可以说不少时候还只是停留在嘴巴上,很少落到实处。
而且命案历来是最受重视,分局重案中队市局重案大队,名义上是负责在全区全市都有重大影响的刑事案件,其实主要就是负责命案。
一般来说,「命案必破」也是局领导向市领导表决心时比较喜欢说的一句话。
很铿锵有力,很提气!
但作为一个资深刑警,王为却非常清楚,「命案必破」这句话,在逻辑上是有问题的。刑侦工作其实是很科学的,不但要遵循一定的规律,而且还讲究个运气。
理论上,没有什么案子是一定能破的。
迄今为止,全国各地任何一个公安局都有悬案。
命案同样不例外。
命案必破,往往就会造成「一错再错」的悲剧。
在另一个时空,王为回来之前,全国正掀起一股平反冤案的热潮,其中大部分被平反的冤案都是「命案」,也从另一个侧面验证了「命案必破」这句话在逻辑上的不通。
「三二九杀人案」最终的惊天逆转,就是明证。
一个在作案现场到处留下指纹痕迹的犯罪分子,独独在掐死被害人的时候要用枕巾包裹对方的脖子,为的是不留下指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