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2章(2 / 2)

官家 不信天上掉馅饼 3609 字 4个月前

人总是不自禁地将慕新民划归为“踏实稳重”的干部行列,而刘伟鸿则是“嘴上没

毛办事不牢……”的火箭式年轻干部。这样两个人发生了冲突纠葛,上级领导的第

一印像,肯定是刘伟鸿恃才傲物,对上级不敬。

至於慕新民为什么以“垂幕之年”,还给人当枪使,做“打手”,就有点费思量

了。照说就算慕新民很好地完成了“任务”……将刘伟鸿“搞倒搞臭”……他的

“主子”也给不了他多少“恩赏”。毕竟年龄和级别都摆在那里呢,上面再怎么给

他使劲,上升的空间很有限。

当然,慕新民可能并不觉得自己就老了,心态也许还很良好。对他而言,如果能在

退休之前闹个正厅级,那就是很大的一颗甜枣了。

不过刘伟鸿总觉得这中间应该还有其他的原因,只是一时之间,暂时尚未找到这个

原因罢了。

慕新民一到林庆县,板凳都未坐热,便急不可耐地对刘伟鸿出手,未免过於着相。

而且有点势单力孤,县里的其他领导,对他一点都不了解,就算有心要向他靠拢,

也会多观察一段时间。慕新民如此“着急”,策略方面,略略欠考虑了,暂时只能

“孤军奋战”,以县委书记之尊,赤膊上阵对付他刘伟鸿。

刘伟鸿到林庆工作也有一年时间了,虽然谈不上编织了一张多庞大的关系网,总归

多认识几个人,比慕新民的“根基”要稳,而且在确认朱建国调离,慕新民接任之

时,刘伟鸿便开始做了些必要的准备工作。相对慕新民的“孤军奋战”,刘伟鸿的

“群众基础”,似乎要厚实几分。

让幕新民先表现一番再说。

“以下犯上”,刘伟漓需要寻找一个最合适的机会才好展开反击。事事处处都跟县

委书记对着干,可不见得是个好主意。打起官司来,先就理亏三分。最基本的“尊

卑上下”还是要遵守的吧?总不能人家县委书记一上任,你刘伟鸿就像个刺头似的

胡乱冒出来,不管不顾地顶撞上级。就算你有十二分的道理,却也免不了一个“年

少气盛性格浮夸……”的考评!

慕新民在台上口沫横飞,讲得那叫一个慷慨激昂。就差没有直接点名扯评刘伟鸿和

夹山区了,但话中的意思,谁都听得出来。

朝着刘伟鸿发射了一番炮火之后,慕新民开始大讲政治道理,尤其是要求大家端正

思想,不要被一些表像所蒙蔽,要坚定不移地坚持“四项基本原则”,不要让资本

主义的东西,腐饮了广大干部群众的思想和灵魂。

听了这段话,大礼堂里原本不时响起的窃窃私语声顿时消失了,与会的干部们一个

个屏息静气,望着主席台上那个指手划脚的一把手,神情变得很是严肃。

已经有些年头没有听到这种话了,尤其是在全县干部大会上。大伙似乎又回到了十

几年前的某个时代,脑海里浮现出“以阶级斗争为纲”的最高指示。

慕新民的发言,差不多花了一个半小时才结束。这一回,大礼堂里倒是响起了很整

齐一致的掌声。大伙有点拿不准慕书记话里的意思,心中有点票票危惧了,便使劲

给慕书记鼓了一回掌。接下来,徐文浩请县长邓仲和发言。

这样的大会,县委书记才是主角,县长一般只做像征性的发言。

尽管如此,邓仲和也准备了一个稿子,主要谈了谈林庆县去年一年的经济建设情

况。不过让大家意想不到的是,邓仲和在这个发言中,特别提到了一个观点一一要

想富,先修路。经济要发展,群众要富裕,修好路搞好交通建设是大势所趋。邓仲

和还点了夹山区的名字。说现在县里的财政状况也比较紧张,并不宽裕。全县修

路,单单靠县里掏钱,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公路少,等级差,路况糟糕的情况。邓仲

和指出,在这种大前提下,各个区镇都要开动脑筋想办法,多方面的筹集资金。比

如夹山区就做得不错,有开拓性的思维和眼光。主动从银行贷款,翻修主干线。目

前在各个区乡通往县城的公路之中,就数夹山区到城关镇的省道线路况最好,车行

速度提高了将近一倍,这就是个了不起的进步。

随着邓仲和的发言,坐在他身边的慕新民一张脸不知不觉间黑了下来,端起茶杯不

住喝水。下面的干部们,只觉得有趣,一个个挺直了腰杆,脸上露出了古怪的神

情。好再,在这样的大会上,县里的两位大班长公开“顶牛”了。

这个事情还真是有意思。